永成庆的由来
1852年春天,河北省武安县的一家客栈中,一个剑眉星目的男人在房外焦急的徘徊着,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,他的儿子,宋德顺降生了。即使平日不苟言笑的他,此时也不禁心潮澎湃。
宋德顺,十二岁,家里开着一家客栈,因为父亲平日待人友善,生意做得也好,所以在县城里也有了一些名气。父亲平时喜好收集一些民间古方,也贩卖一些草药,所以宋德顺从小便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。
年末了,街坊邻居都来祝贺,“真厉害,老宋客栈越做越好,以后一定能成为咱们武安县最大的客栈!”“是啊!是啊!一定会越做越好的!”大家七嘴八舌的和父亲说着话。这时,母亲急匆匆的走来,在父亲耳边低声道,“咱妈从早晨就高热不起,用药也不见效果,你快去看看吧。”父亲听完,心中一禀,也不言语,留下母亲招呼街坊邻居,急忙带着宋德顺跑去奶奶的房间。“妈,您怎么样了,我来看看。”说罢,父亲便上前查看。查看一番后,发现母亲身上有汗吸疮(也就是现在的褥疮),并且高热,不觉有些束手无策,对宋德顺说:“我去请个郎中,你留在这照看奶奶。”
傍晚,母亲送走客人后不久,父亲便带回一位远近闻名的郎中。郎中进屋也不多话,直接开始诊病。少顷,郎中道:“发热是因褥疮而起,匆匆而来有些草药没有带全。”说罢,写下了几味草药,并说道:“你们夫妻分头去寻找,这样也能快一些。”父母急匆匆的出门后,宋德顺请郎中坐下,给奶奶掖了掖被角也出去了。
没过多久,宋德顺手里端着一碗饭和一碗菜回来了。小心的把饭菜放在椅子上,坐在奶奶旁边说:“奶奶不用起来我喂您吃!”挣扎着想坐起来的奶奶听到这句话,顿时心里宽慰无限,听话地又躺了回去。宋德顺把菜放在饭上,用勺子盛了起来,小心翼翼的用嘴吹了吹,觉得不烫了,才喂给奶奶吃。看着他认真的表情,不禁让一旁的郎中有些惊讶。就这样一口一口,出奇的,奶奶竟然吃了光了碗里的饭菜。
饭后不久,父母先后带着草药回来了。父亲急匆匆的把郎中请到他平时做草药的屋子里,郎中提了个奇怪的要求,要宋德顺在旁帮忙,父母虽然不明所以,但还是让他留下了。
郎中拿了两个砂锅,把草药整齐的摆放在桌子上,逐个称完后,把草药放进盛满水的砂锅里开始煎药,又拿了一些草药放在药碾子里,一点点地碾碎后放到另一个锅里熬制。就这样,宋德顺一边看着火,一边时不时的拿点草药放进碾子里……
熬制完之后已经接近三更了,郎中端着一碗“药糊”,宋德顺端着一碗“汤”,去到奶奶的屋里。郎中把“药糊”涂抹在伤口处,又让宋德顺把“汤”给奶奶喝下后,说道:“明天就能有效果了,你们不用担心。”母亲听完连连道谢。
郎中被父亲带去休息了,宋德顺和母亲在旁照看着奶奶。深夜,不知不觉中,宋德顺竟趴在母亲的腿上睡着了。
清晨,宋德顺被一阵吵闹声惊醒,醒来时发现自己在躺着,身边的奶奶正在看着他,精神明显比昨天好了很多,这让刚睡醒的宋德顺大呼神奇。奶奶说:“吵到你睡觉了吧,你父亲交友广阔,为人也好,这不,年底了大家都来为他祝贺。”宋德顺眉头一皱,说:“比起这些来,我觉得您能长命百岁才是最值得庆贺的!”听完这话,奶奶说了句你还小之后,便笑的合不拢嘴了。年少的宋德顺不知道,寿者成贺从这时起,就扎根在了他的心中。
一天后,奶奶发热痊愈了,这次经历让宋德顺见识到了中草药的神奇,也让他对中医更加的感兴趣了。
午后,郎中带着宋德顺把剩下的草药熬制完,领着他在客栈门口,把药分给了一些乞讨者喝了,随后,又让宋德顺拿了些馒头分给他们。郎中笑着对宋德顺说:“这些药对他们也有用,这几天如果他们再来,你把剩下的也给他们喝了吧。”“叔叔你真善良!”宋德顺崇拜的望着郎中,郎中叹了口气道:“现在世道不太平,有太多的人流离失所,吃不饱穿不暖,更没有钱看病,如果我们有能力就尽量去做些善事,就当是积德了。” 宋德顺咬了咬嘴唇,坚定的说:“以后我也要当一名医生,去治病救人!”郎中目光奇异的望着宋德顺,笑了笑却没再说话。
这天,郎中走了。晚饭后,父亲把宋德顺叫到跟前,问道,“你觉得中医神奇吗?”“神奇!”宋德顺答道,“那你想学吗?”父亲又问, “想!我想当一名医生给人治病,有钱没钱都给看!让大家都没病!”年少的宋德顺一口气说了好几句,父亲听后没有再说什么,回头拿出了一本书和一本老旧小册子,对他道:“这本书是郎中留给你的,另一本是我们家这些年搜集的药方,你先看看,过了年,我送你到郎中那,你去跟他学习吧。”不等宋德顺再说些什么,父亲就走出了屋子。
年后,父亲依言把他送到郎中的医馆,临走前,不善言辞的父亲出奇的说了很多话,“我送你学医,不是为了以后能大富大贵,现在世道不太平,我只想你能吃饱穿暖,无病无灾就好。希望我有生之年能看到一个太平盛世。”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走了。宋德顺看着父亲被夕阳拖长的背影,大声喊道:“太平盛世!我一定会让您看到的!”年少的宋德顺喊出这句话后,眼角的晶莹再也止不住,簌簌下落,父亲前进的脚步似乎也因这句话而停顿了下,但是终究没有回头说些什么。
傍晚,宋德顺来到郎中的屋里,看到郎中正在写字,最后一笔落下,“仁善永康”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呈现在纸上,宋德顺微微挠头,疑惑的目光没有瞒过郎中,郎中微笑着问道:“你知道学医先学什么吗?”宋德顺摇摇头,郎中继续说“学医先学德,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,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,只有做到仁爱友善方能长久的健康富足。”郎中也不看宋德顺,继续道:“这四个字是我的师傅传给我的,你既然决定跟我学习,现在我也把它传给你,希望你以后能真正懂得这四个字,做一名真正的医生!”他坚定的点点头,“我以后一定要做一名真正的医生!”至此,也开始了宋德顺的中医学习之路。
1872年,武安县发生瘟疫,百姓惶惶不安,宋德顺毅然辞别老师,回到家乡,在父亲的帮助下,免费为百姓看病。因为瘟疫素有“一人得病,传染一家”的说法,所以百姓看到得瘟疫的人都绕着道走,客栈的生意也渐渐的衰败了,但是宋德顺的父亲不但没有阻止他看病,反而拿出所有的积蓄支持宋德顺。
得瘟疫严重的,即使是宋德顺也无能为力,看到百姓被病痛折磨,宋德顺不禁一阵心酸,微微叹息一声,不由想起了当初对父亲说的太平盛世,随后又握紧了双手,我一定要让兴盛的时代到来,让父亲看到盛世到来的那一天!
同年,宋德顺在家人的支持下,决定把客栈改成药铺,家人讨论到药铺名字的时候,宋德顺说,就叫永成庆药铺吧!
就这样,第一家“永成庆药铺”于1872年,在河北省武安县创立了。
“爸爸~爸爸~” 一个小孩儿站在远处喊道,“永成庆是什么意思呀!”
宋德顺眼睛恍惚了一下,仿佛想到了什么,又仿佛决定了什么,走过去摸了摸儿子的头,微笑着道:“仁善永康,寿者成贺,盛世为庆!”
至此,故事完结了,但是宋氏百年传承的“永成庆人”却没有完结,反而正在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。
永成庆传承至今已历时147年,宋氏百年当代传承人宋伟,在坚持不懈的发扬“永成庆”文化的同时,也在坚持走“做健康企业,传中医古方,创绿色疗法,展民族精髓”的大医精诚之路。
上一条:没有了
返回列表